【奇蹟】農夫

FAMA奇蹟
2010 – 10 – 19 │ 奇蹟 │ Fama 農夫 │ 東亞唱片

農夫今次這張《奇蹟》狀態大勇,而對上一次我認為值得一講的已經是《風生水起》。這張大碟最特別之處是分成兩隻CD,一張是陸永另一張是C君,每人還各有一隻二人合唱的歌,加起來共14首歌。

雖然計才情C君應該高於陸永,但我卻是比較喜歡後者,主要原因是C君實對感性有過度賣弄,偶爾一兩首OK,可是他包辦的所有歌都是用同一種調子同一方程式,就實令人有點飽飽滯滯,用力過度反而失手。像PLUG歌《偉大航道》本來準確地捕捉到一眾「18歲看破紅塵是否可悲」的o靚仔口味,不斷以看破紅塵式的思維去無病呻吟,淡化了全曲毫無深度的真相,歌詞的空泛度也多少能挑起一眾還在讀書的年輕人有「其實我都係過來人」的意識形態,像《陀飛輪》般容易引起共鳴,偏偏最後一段旁白出賣了C君暗地裡還是想賣偶像的意識,「路無論幾難行我都一定會係度陪你」實在非常之劉德華,令本來肉麻的感覺更加肉麻。最令我毛骨悚然的則是《英雄》,聽一次就足夠有餘。好的則有《阿遲》及《吹摯友》,前者用兩分多鐘講了一個你我也有共鳴的故事,最少是感動的,也不挑剔這首歌實不似一首RAP而更似一部濃縮版的廣播劇,後者則是因為方大同令人印象深刻的曲調,與及重複「我跟你不太熟」的呢喃有幽默效果,也純粹盲目喜歡方大同,實在其他都不出色。至於其他歌也是一般水準,不多講。我認為C君最大問題除了是過度灑狗血之外,也太在意自己是否言之有物,刻意去告訴人家「我好有才華」反而出了事,而且幾首歌的路數也令人感覺重複,離不開也是以一個「蒲友」的角度去發言,題材狹窄且常離題。

反觀陸永的那張碟就豐富得多,無論音樂及題材也比較出色。《我要打多支》是對比C君《偉大航道》的另一首PLUG歌,同樣講人生,陸永這首既貫徹主題也有他搞怪的風格,歌詞比《偉大航道》其實更有啟發;《寂寞是最無敵》是全碟我最喜愛的一首,黑色幽默感覺甫由中國風編曲開始,歌詞雖無什麼大道理卻令人非常有親切感(?),最後一段「寂寞係一班太監上青樓」、「就像唱K冇字幕」等,極度傳神,有時歌詞無需下下講意義,聽歌畢竟是用聽的,想成熟思想不如多點看書;《韓國勁舞權》更加無厘頭,chok到爆亦唔知點解要唱韓式舞曲,總之呢個位跳舞同無啦啦有段rap,小情小趣引你發笑實在綽綽有餘,已成朋友圈中共同語言;《愛不愛我》是本碟我的第二最愛,但客觀對待這歌才是本碟最佳作品,王菀之扮演「愛情」的角色作為FEATURING,不得不說廢話:她的聲線實在非常動聽。其淒美感覺將歌曲帶到另一種層次,RAP的部份也是相當出色,推薦;《光行紀》的編曲題材則大玩另類,有效果亦有風格,副歌將歌詞完全調轉是最特別之處,而我多心地認為陸永是想自嘲似蜥蝪人;最後《問題兒童》仍然保持水準之餘,以小朋友角度寫的歌詞亦十分值得細味,中間穿插小朋友的sound effect及RAP是高明之處,同樣是值得推薦、有思想的佳作。反而兩首農夫合唱的歌《奇蹟》及《Rap Alone Song》最無驚喜(留意兩首歌C君的部份他也是用那些板斧:蒲友、偶像)。

經常覺得農夫不如明買明賣自己是偶像派,不俗的人不必告訴人家自己不俗,下下講態度在他們身上不太對味。上幾張碟的水準大家心中有數,今次分道揚鑣成功做出另一張頗值得翻聽的大碟,算是可喜。我不知道農夫是否真的拆伙,如果否的話,但願這次分開創作之後他們能夠見到彼此的問題,若屬實的話,建議他們不做音樂可以做搞笑藝人,我相信會有另一番成績。是真心的,請別看輕搞笑藝人。

死神鬥室/インシテミル 7日間のデス・ゲーム(2010)

這什麼鳥設計…

中田秀夫當年的《午夜兇鈴》人人話驚,即使我覺得一般也不敢反駁,可是事實證明他就那麼一部。今次的《死神鬥室》又是中田秀夫,我本來充滿希望,最終這套戲卻由頭悶到尾,唉……

我沒有看過電影原作,但看大綱,可以想像應該是非常「有橋」的一個故事,因此幾可肯定是中田秀夫捉錯用神,最終令驚嚇度、懸疑性相相零分,實在要請他別再拍爛片了。連唯一可寄望「看明星也值回票價」這件事也沒有,看看陣容:藤原龍也、綾瀨遙、石原聰美、武田真治、阿部力、平山彩、石井正則、片平渚、大野拓朗、北大路欣也,有一線也有前輩級,對我來說本來以為電影再爛也就是看綾瀨已經夠,不過事實卻是人人戇九九不知在做什麼,這次藤原龍也甚至有種演技回歸《大逃殺》的狀態,表面得出奇,更別說綾瀨遙演不出角色的冷熱,相信有點智慧的觀眾一早估到她的底牌。

大綱是這樣的:眼前有一份工作時薪11萬2千日元,為期七日,事先你卻並不知道工作內容,你有膽試嗎?最終有十個背景、年齡、性格不同的男女為這巨額薪金決定冒險,他們各有著不同的理由而需要這份薪金,可是當他們到達工作地點之後,卻發現大家已被關了在一個密封的地下室,且必須遵守古怪的規則,令自己在七天內賺取更多的獎金。此時,其中一人卻發現十人之中有一個人是殺人犯……

由於有《賭博默示錄》在前,我確是非常期待,結果最終也就如之前所說。電影由一開始就製造不到應有的氣氛,儘管多次強調十人當中有邪惡的罪犯在,但基本上那些會令人懷疑真正身份的角色早就死了或消失,不然就是玩自爆,最終的幾個人,包括主角藤原龍也及綾瀨遙,完全是可以想像到與邪念無關,那如何令人覺得危機處處?另一方面,真正兇手之一的某個女角,在追殺藤原君時又顯得十分爆笑,實在令人覺得太弱智,無法投入,唯一算驚嚇的也就是某人被釘機打穿頭的死相,但和我喜歡看的B movie比起來當然只是《放學ICU》級數。也不想提犯駁及邏輯問題,真的希望中田秀夫別再拍其他片了,繼續拍些不求甚解的恐怖片就好,因為不需完整,又可以亂剪一通。而令人不解的還有結局,雖然說最終主角也想通了什麼才是最重要,但也沒必要將所有身外物都拋開吧?這樣的表達手法可真是比《賭博默示錄》差了一大截。

女友見到藤原龍也還以為是《賭博默示錄》續集,她錯得很離譜,結果也自食其果,在戲院呼呼入睡去……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s.warnerbros.co.jp/incitemill

Google Demo Slam

有曾經在Facebook上見過這樣的影片嗎:幾個女生用一部投影機與Google隨時隨地試新裝。片名是「Fashion Show with Google」。

年多之前,Google曾經有項新服務名叫「Google Wave」,當時我一心以為這會是另一次改變電腦用家習慣的東西;我有一個Wave的帳戶,卻只有一個朋友也在率先玩這個東西,我當時想,香港是比外國慢了好幾年,但未來也肯定人人會用Wave;可是到最後,Google Wave卻收了皮……

簡單來說Google Wave是類似MSN的東西,卻比MSN厲害得多,因為所有chat都是一間房,你只要隨意拉些東西進去,諸如圖片、文字、影片等均能即時顯示,它甚至勁到做到即時同步,你會見到文字是一粒一粒出,而不是一句一句出…可能你會覺得不過是MSN加強版,但其實當中的可發展性絕對不是MSN可以相比。早幾天朋友問我QuickTime該到那裡注冊,電話一邊教也是不懂,當時我就想,如果有Google Wave就好了……

我認為這麼勁的東西會收了皮,第一是介面做得不夠新,老實說是不太吸引,感覺不到是新世代產物;第二是行得太快,因它可完全取代傳統的E-mail概念與設計,甚至取代Google Docs(它能夠讓人隨意更改上面的文字,而改了的會被記錄),而有很大部份人還在用MSN、Yahoo Mail;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就像我這篇東西一樣,它很難解釋,即使Google又拍片又搞記招介紹,似乎要感受到它「好勁」是需要自己親身體驗。後來,曾經有一條由民間所拍,介紹Google Wave的影片流出,光用看的就覺得很過癮,Google看了這條片,立即又想了一條新橋:既然自己拍官方片介紹自己的新服務吸引不到大眾,不如讓有才能去做這些事的人幫我們去做……

於是,有了Demo Slam。網站設計得很簡潔,不多介紹,最有趣是Google不忘自嘲,準備好一個options叫「The Tech」,放十個工程師上台,介紹Google的服務,只有一條友企直直講英文的介紹會吸引人嗎?它們當然知道,不然也不會有這網站,這是我覺得有趣的地方。

是的,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了,文首講的那條片也是來自於Demo Slam,副題是Virtual Fashion Show。其實除了這條片外,還有很多影片都將Google的服務包裝得相當有趣,大大加強了印象。不得不佩服Google有這種利用全世界力量去宣傳的驚人想法!

任何新產品或新事物,都必須有效地推廣,概念再勁、行得再快,其他人不懂也是徒然,像微軟今年的大計劃Windows 7 Phone,其實已經公開發售了一段時間,但我發現身邊的所有人都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我上網卻看到像這樣子的介紹……

我不知道是否微軟官方製作。類似影片還有幾條,找些所謂靚但對產品完全無知(一睇就知肯定三個都用/等緊用iPhone)的女性去介紹。這種介紹新科技、推廣新產品的手法,可算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原因我相信也不需多講……

其實Windows 7 Phone功能的確好勁。但最奇的是,微軟竟沒有好好利用結合Xbox Live平台這一大賣點,莫非到今時今日大家仍然會懷疑遊戲市場?懷疑那班友仔的潛在消費力?當陳奕迅的碟賣兩、三萬已算奇蹟的時候,芒亨在香港短短時間已賣超過十萬隻了……

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2010)

social-network

”Drop the "the". Just "Facebook".” – The Social Network

我忘記了介紹《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這部戲。也許你已經看過了,但我還是得說這部戲非常非常有趣而且精彩,肯定是今年最好看的電影頭三位。廢話一點也想解釋,我並不是重度的Facebook使用者,Friend List上的朋友也不過一百,因此對此戲絕無私心,純粹是這套戲真的十分精彩。

電影改編至《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一書,由Ben Mezrich所寫,講解了Facebook的成立過程,並如何取得成功,不過主要訪問對象卻不是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而是Eduardo Saverin,正是電影(和現實)中Mark的好友。然而,如果你已經看了這套戲,就知道問題在於Eduardo最後與Mark反了面……

故事由Mark與女友Erica的一場分手戲開始,Mark以稱得上超快速的說話速度,間接也演繹了這個人的性格(現實是否如此不得而知),當中的對話非常有趣,不過英文不好會聽得十分吃力而且未必識笑,隨後Mark帶醉的回到大學宿舍,利用Blog及網站對Erica反擊……從此,Mark成為了哈佛大學的名人,而這也是一切的原點。

電影由David Fincher導演,可謂信心保證,純粹想「偷師」的電影迷應該不會失望,電影將時空分成三個,隨著電影劇情發展而一路穿插現在與過去,有時以角色的口中帶出過去,有時或以角色的回憶去想,且並不是僅以Mark一個人為主,而是幾個角色各自都有在做自己的事情,可謂複雜到極,但卻又不會偏離故事太遠,觀眾不會看得疲累之餘,反而毫無冷場。出場的多個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由(曾經的)「流行天王」Justin Timberlake演Napster創辦人Sean Parker,就非常之玩野,非常靚仔的Justin亦豐富了Sean Parker的外在性格,另外就是飾演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的Jesse Eisenberg,演得出色無庸置疑,據知Mark在Facebook未成功之前已經十分狂傲,是個不折不扣不善交際又恃才傲物的天才,這在電影中可以感受得到。

聽說電影與真正的事實幾乎完全一樣,但某些劇本在處理上也難免加油加醋,像Mark與Eduardo反目的導火線與Sean沒有多少關係,Mark與Sean亦不像電影般親密,Eduardo做過的錯事也不止凍結了Facebook公司戶口等等,不過光就整體來說,電影已很含蓄地交待了誰是誰非,特別是結尾Mark在律師樓不斷reload觀看Erica的Facebook,就令人很有感覺。也如宣傳文本一樣,他自己設計了Facebook令我們更容易認識朋友,可是他自己呢?

大部份香港人對這類「講多過做」的戲不太熱衷,寧可多看兩套《哈利波特》、《魔幻王國》之類的兒童文學大製作。此戲絕對沒有什麼大場面,不過電影節奏、氣氛、劇本等都十分出色,是今年必看之作。

Official website:http://www.thesocialnetwork-movie.com

戀愛總是平靜地意外身亡

女朋友一直嚷著要跟朋友看,票也一早買好。實在「W劇社」的票其實並不便宜,坐最佳的eye level位,索價三百六。

但是抵睇的,因為實在大龍鳳的很,舞台設計編排處處見精緻,衣服佈景燈光音樂視覺效果等等更是高水準,最重要是劇本做到大眾化,有野帶走但又唔太深師奶睇得明後生又唔嫌娘,即是有意思得來易消化,你估容易?也難怪梁祖堯有班固定fans,最勁也不是他的演技,而是他講對白的語氣及節奏。三粒鐘戲冇悶場,sad位多笑位又多,明明好眼訓又未食飯,我都睇得好投入,女友當然更加收曬貨,還已經揀定下一套戲……

關於故事,對我來說不是太深刻,有些感覺和情懷,大抵過了就很易忘記,說起來自己本是為愛而生,注定多愁善感,賣感性賣了多年,近來卻突然不懂感性為何物,所以也許與劇本無關,反正我就是不太有感覺,離場時耳邊只記得梁祖堯說過「鍾意一個人,實在太容易。」,與及那個「動物園愛情理論」:很多人都當了自己是安安、佳佳,冇得揀先響埋一齊,其實是有得揀的,只是你喜歡留在動物園,因為有安全感,而不敢走出森林,找真正適合自己的那個人。

我不算舞台劇fans,肯定揀過諗過才有興趣睇,所以每次都冇失望。如果再公演,未睇過的朋友絕對可以考慮獻出你第一次俾《戀愛總是平靜地意外身亡》,最少人好睇歌好聽,睇完你就明點解固定有班人肯俾幾舊水睇幾條友響個台到做幾粒鐘戲。